
为更好的弘扬优秀传统文化、提升我院学生的文化自信、增强其表达和沟通能力,丰富《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》教学内容,公共基础部特邀请我院知名专家孙鲁痕教授作题目为《二月春风似剪刀—唐诗修辞漫谈》的专题讲座。
5
月
21
日上午
8
点
,图书馆二楼学术报告厅座无虚席,会计、工商管理、物业管理、法律事务等专业近三百名学生聆听了讲座。公共基础部主任陈国敏教授主持讲座。

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,孙教授以一首唐代诗人孟郊的《游子吟》拉开了讲座的序幕,“谁言寸草心,报得三春晖”,“诗囚”孟郊以寸草不能报答春晖比喻儿女报答不尽母亲的养育之恩。接着,孙教授详细介绍了唐诗中的9种修辞手法:比喻、比拟、夸张、借代、双关、对偶、设问、反问、对比。孙教授先从修辞手法的基本涵义出发,然后通过大量唐代著名诗人的作品进行深入的讲解和分析,从“诗圣”杜甫的《春望》,我们看到了“感时花溅泪、恨别鸟惊心”的句子承上启下,极富艺术感染力;从《望庐山瀑布》中的“飞流直下三千尺,疑是银河落九天”,我们知道了“诗仙”李白用夸张的手法描述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象;从《赤壁》中的“东风不与周郎便,铜雀春深锁二乔”,我们感受了诗人杜牧使用借代的手法,并设想与历史事实相反的结果,独具匠心;从《竹枝词》中的“东边日出西边雨、道是无晴却有晴”,我们体会了“诗豪”刘禹锡利用“晴”与“情”的谐音,以双关语表达了青年男女恋爱时的微妙心理;从《登鹤雀楼》中的“欲穷千里目,更上一层楼。”,我们明白了诗人王之涣宽广的胸怀和远大的抱负。……

最后,孙鲁痕教授用李白的《行路难》和《南陵别儿童入京》结束了讲座,以“长风破浪会有时,直挂云帆济沧海。”、“仰天大笑出门去,我辈岂是蓬蒿人。”与同学们共勉,希望同学们不断加强学习优秀传统文化,不断提高自己的表达和沟通能力,不断增强自己的综合素质,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力。

讲座激发了同学们强烈的学习兴趣,大家纷纷举手请教提问,孙鲁痕教授耐心细致地问答了同学们的问题,为讲座划上了圆满的句号。
